電磁輻射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及機制

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各種電子設備包圍。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之而來的電磁輻射問題也日益引起關注。它究竟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怎樣的影響?特別是對我們的神經系統有何影響?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隱藏在現代生活中的無形威脅。

想像一下,當你正在用手機與朋友聊天時,無數看不見的電磁波正穿過你的大腦。這些無形的”訪客”會不會悄悄地改變你的神經系統?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 電磁輻射的概念

電磁輻射以電磁波形式在空間向四周輻射傳播。電磁輻射包括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本文中電磁輻射指日常生活接觸的電磁輻射,絕大部分屬於非電離輻射。根據非電離輻射頻率不同可以分為低頻輻射(0~300 Hz)和射頻輻射(100 kHz~300 GHz)兩大類。低頻輻射中研究較多的是極低頻電磁輻射和工頻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射頻輻射又稱無線電波,它包括高頻電磁場和微波兩類,是電磁輻射中量子能量最小的頻段,GSM通信系統、手機和微波爐等均可產生射頻輻射

2. 電磁輻射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大量研究證明,神經系統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是電磁輻射的主要靶器官。胚胎早期的神經系統發育決定了認知功能和學習能力的發展,但這一時期是神經系統對環境電磁輻射的敏感階段,因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呈高分化狀態,組織電生理活動活躍,胚體形態發生複雜變化。且電磁輻射對胚胎期神經系統產生的生物學效應可延續至成年期,因此對胚胎的輻射防護尤為重要。

神經衰弱症候群:長期接觸電磁輻射會導致機體神經衰弱症候群的發生,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疲乏、煩躁耳鳴等神經功能紊亂症狀。Krause等認為睡眠異常是電磁場所致精神紊亂的開始。嚴重者可出現精神抑鬱、反應遲鈍、頭痛等症狀,且腦電活動也有所變化。但也有文章指出,電磁場暴露與這些主觀症狀間的因果關係至今還未被證明,其中可能有意識預期的心理因素影響。

3. 神經行為異常改變

神經行為異常改變包括行為、記憶、認知變化。認知記憶功能改變是電磁輻射損傷的敏感指標,其在腦的形態結構發生明顯改變之前已發生異常,如空間參照記憶能力下降,空間學習效率降低和逆行性遺忘。趙曉琳等調查發現,長期受手機電磁輻射(800-900 MHz)的人群數位解碼測驗成績和選擇反應正確反應次數隨使用時間延長而下降。方傳勤等人採用電磁波連續輻射孕鼠至分娩,發現900 MHz電磁輻射孕鼠會導致仔鼠學習記憶能力減退,但也有相反的結論。這些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於照射方式、時間、實驗物件等因素引起。

4. 誘導相關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生

研究結果表明,微波輻射可導致神經衰弱綜合征、認知失常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神經變性疾病,如帕金森症、阿爾茨海默症等。這些疾病的發生與腦內氧化應激反應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icies, ROS)的形成相關,輻射破壞了機體的抗氧化平衡與自由基平衡,從而造成神經元興奮毒作用。

誘發腦瘤:神經元受到輻照後損傷或死亡,神經膠質細胞大量增殖,增殖出來的異常膠質細胞導致癌變。Speer等證明長期暴露于輻射的人群腦瘤發生風險顯著增加,且電磁場與腦瘤之間存在量效關係;Hardell調查發現,使用行動電話超過10年的人群患聽神經纖維瘤和神經膠質瘤的風險明顯上升,其中同側使用的風險更大。然而大腦膠質瘤並不優先發生在輻射曝光最多的部位。201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EMF列為人類可疑致癌物(組2.B)。

聯絡我們

公司訊息

摩新科技電磁波防護

專業的防護團隊,誠心為您的生活環境品質提升貢獻心力。

統編 : 27858553

顧客服務

FB 粉絲專頁

購物車
Scroll to Top